探寻黄河文化,感悟黄河精神
为了使郑州新徽维纲学校学子更好地了解黄河文化,了解黄河的地质构造、水文特征、生态环境,加深对中华文明的认知和学习。2024年4月26日,我校举办“探寻黄河文化,感悟黄河精神”研学活动,带领学生走进黄河文化公园,感受黄河的壮丽景色。早晨7:40,我校在前广场集合,李晓峰校长做出发前叮嘱,强调此次研学旅行的意义并进行安全、纪律、卫生等方面的教育。学生们承载着憧憬,怀揣着梦想,出发了!
学生宣誓快乐出发炎黄二帝雕塑气势磅礴
上午9:00左右,同学们抵达目的地,首先来到炎黄广场,坐落于黄土之上,面朝黄河,是融合了黄河、黄土、炎黄文化的炎黄二帝雕像。为什么称自己是炎黄子孙,从这里可以找到答案。雕像两边的两条“名人走廊”,布局的设计就像两条巨龙一样盘在这里,象征着对炎黄文化的一个传承和延续,此刻,开营仪式正式开启。
正衣冠,不仅是一种仪式,更是一种态度。在这个充满活力和成长的中学时代,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学习,更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品德的培养。自正衣冠,意味着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,展现出中学生的精神风貌。请同学们自正衣冠。
校长致辞
敬献祭礼、诵拜祖文
公元2024年4月25日,农历三月十七。郑州市维纲学校向炎帝黄帝敬献祭礼,表达对人文始祖的崇敬之情。
中华文明,源远流长。我祖勋德,万古流芳。
天地之中,大河之南。先祖垂宪,策勉今贤。
黄河黄水,黄土黄壤。炎黄子孙,奋发向上。
科学发展,振兴总纲。中华民族,雄立东方。
农业先进,工业兴旺。社会和谐,人民安康。
一带一路,文明互鉴。合作共赢,和平发展。
黄河涛涛,嵩岳茫茫。缅怀祖德,光大发扬。
龙腾云起,日月经天。天长地久,四海同欢。
谨告我祖,伏惟尚飨!
三座铁路桥,见证百年国富民强
黄河郑州段,有三座紧挨着的铁路桥,最早的一座只能看见桥墩了,最新的一座生机勃勃。他们分别是京汉铁路郑州黄河大桥、京广铁路郑州黄河大桥、郑焦城际铁路暨改建京广铁路大桥。从中国在黄河上修的第一座钢结构铁路桥,到新中国在黄河上自主建造的第一座双线铁路桥,再到中国进入城际铁路时代和高铁时代的标志,三座大桥一起被称为“三桥汇”,横跨三个世纪,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见证。
走进国家地质博物馆
在国家地质博物馆,新徽师生一行了解到了黄土、黄土高原、黄河、黄淮平原的相关知识。正是这些奇特的地理原因,造就了壶口瀑布、地上“悬河”、黄蓝分明的入海口等一系列独特的地理特征,形成了博大、宏伟、壮丽、优美的自然景观。馆内展示着黄河文明丰富多彩的饮食、民居、婚俗、民间艺术等,特色鲜明。
少年气磅礴,徒步仗山河
青春与汗水,奋斗与坚持如同四月春风,吹遍每一寸土地,新徽学子用脚步丈量坚韧的距离,用意志谱写青春的辉煌,一次远足,一次思考,一份砺炼,一份收获,这是一段温暖充实的旅行更是一场意志与信念的考验。
郑州新徽维纲学校少年们以脚步丈量九曲黄河,以汗水浇灌爱国热土。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愿学子们乘此黄河之威,激扬青春热血,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,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青春力量!
【编辑:马晓燕 审核:李晓峰 陈梦鑫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