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1日,南沙区新徽学校开展了一堂体验传统工艺的扎染劳动课,由邵杏颜老师带领同学们制作染布。孩子们亲自动手,走进色彩缤纷的扎染艺术,既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,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,培养民族精神。
课堂上,邵老师首先为同学们简要介绍扎染文化,让学生了解到扎染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,古称扎缬、绞缬、夹缬和染缬,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。接着,又详细讲解制作步骤。最后,老师为同学们分发了方巾、染料、手套、夹子和皮筋,同学们也踏上了创作之旅。
从毫无经验到逐渐熟练,对学生们来说是一种新奇的挑战,在体验、操作的过程中他们叠扎得津津有味、乐此不疲!
“好好看呀!”“我觉得这个一定很成功!”“我还给我爸爸妈妈看看!”......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自己创造的扎染艺术品。
自己动手创新设计制作出的扎染作品,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,又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热爱,激发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究兴趣,体会了创意美劳的价值和意义。孩子们不仅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扎染艺术,近距离感受了扎染文化独特的魅力,也体验到了扎染文化带给自己的乐趣,收获了一份快乐和惊喜,推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,增强了大家的文化自信。
撰稿人:邵杏颜
审稿人:陈家铨
供稿单位:广州市南沙区新徽学校